2017年3月9日 星期四

#靠北會計師3111 會計的出路

標題:#靠北會計師3111 會計的出路
出處:https://www.facebook.com/cowacc/posts/1845710819001073
作者:新坤金(化名)


#靠北會計師3111

文/新坤金
圖/Stanford GSB

(此篇是自最多的一篇,要有心理準備。)

前言:
新坤金嚴格來說代表兩個出身在農家的台灣人,
一位大學讀了統計和會計,工作幾年後在美國念了商業+法律的研究所,畢業後在紐約華爾街與香港金融圈闖蕩過、爾後擔任過一些國際知名公司的顧問與董事,金融海嘯兩年後決定退休,44歲退休後偶爾去大型企業演講、偶爾在網路上(大多是美國的)發表看法與建議,大多時間都用來陪伴小孩成長、與家人生活、享受人生40才開始。

一位因為上面那位的影響與建議大學選讀了會計,還沒進大學報到就莫名其妙被兩位素未謀面的學長霸凌排擠(不要緊君子報仇10年不晚以後再說,不是會計圈很小而是有些人的人脈與影響力你真的無法敲計算機計算),目前創業籌劃中,無意外的話之後會去美國冒險,人生最大的願望不是40歲退休而是當個好爸爸好丈夫。

這兩位的親朋好友有不少國內外四大的高層或是在會計圈金融圈有名氣的人,那為什麼是兩個人代表,因為我們的觀念裡Networking是非常重要的,即便其中一個人能夠得到龐大的資訊也需要有人印證或對照,尤其在這資訊發達的年代,而且團結力量很大。

目前沒有想要把這些寫成書賺錢,畢竟這種東西也沒什麼賺頭,倒不如分享給各位,再請各位分享給大家。但以後說不定會成立一家類似咨詢公司也不一定,方向大概就是朝幫助更多的學生。

很高興有其他前輩出來發心得文,可能就像很多人說的,會計人保守膽小不敢站出來、不敢組織工會、不管反抗公司。所以希望將來有更多人能站出來講講過去的經驗,讓會計圈的平輩晚輩能夠參考學習長知識


有人提到關於離職違約金或年終獎金歸還,這在美國公司方絕對死的很慘,這裡說說自己的看法:台灣四大就是遊走法律邊緣,覺得你膽小怕死威脅你而已。曾經有某四大招收了一個法律知識強大的員工(其實他爸媽就是法官跟律師),離職當天人資說要付違約金,這位小朋友也不是省油的燈,直接到此所附屬的律師樓把剛剛人資說的一五一十講給公司法律代表聽,並且引用了所有相關法條及案例......之後我就不說了,大家心知肚明。

這邊告訴大家大概的流程,你提出離職後人資會通知老闆、並且詢問老闆該名員工是否需要賠償違約金,好的老闆(通常是稅務部的)會說不用,爛的(通常是審計部的)會說當然要,所以,這就是矛盾的地方,既然四大用合約有說要賠償的理由要求,但他又可以有權利可以違背合約讓某些人不用賠償,何況這跟法律與勞基法又有違背之處,在在顯示四大就是壓榨你!他就是要省成本,他就是要看有沒有人會乖乖賠錢

現在1955非常方便全年24小時無休,有問題直接撥1955申訴,也建議大家遇到法律問題可以上司法部查詢過去的判決有沒有類似的案例(就是沒有啦),如同有前輩說的,他為了這點小錢告你搞得自己名聲敗壞得不償失,就算有也不用怕,這種鳥事因為屬於民是不是刑事就算你敗訴也不會有案底頂多把該賠的錢吐出。而且四大真的要用這種自己遊走法律邊緣的事情告你?沒關係,現在網路發達,號召一下我們反過來提起集體訴訟告四大!對,集體訴訟,媒體會更有興趣,小蝦米對抗國際型事務所多麼好的故事可以寫,我看你四大名字也不用掛了。

至於幸福企業不要臉的討回年終獎金的部分也是,我想很多人受害過,直接提起集體訴訟或集體勞動部申訴找個民代立法委員。

各位,不要只想著讀會計然後出社會每天只會敲打鍵盤連自己的權益都不知道,要知道法律懂得保護自己啊,這些都是很重要的人生資產。

先前有人在留言問說日本的資訊哪裡來的(雖然後來這位小姐將留言刪除了),但我還是回復一下妳的疑慮,妳的資訊來自於妳日本的一個兩個同事(我想你應該是日商組的或是曾經外派過日本),我的資訊來自於日本不只一家四大不只一個合夥人與員工。為什麼說日本的審計員薪水也是不怎麼樣,因為審計公費/支付薪水確實不怎麼樣,至於不少日本四大人中英文流利,先不說這個,那你覺得你在台灣四大可以找到幾個只要英文流利的?台灣那什麼多益650就可以當經理?事實上日本就是比我們厲害,這點我就不多做說明了。

然後也有前輩出來說公司很討厭每年都要幫四大訓練新人小朋友,事實啊,每年都跑來問一樣的問題,要是你你不煩嗎?這點我很認同,然後四大還要跟違約的新人索賠訓練費,靠,訓練費我拿來請客戶吃飯還差不多。(補充:跟四大主管關係好不如跟好的客戶關係好,時代不一樣了。)

----------------------------------------------------------------------------------------------------------------

不要只看成功的案例,不然你會誤以為可以複製那個路徑,多看看些失敗的案例才能從中得到啟發。

有時候你覺得話難聽不是因為那句話帶有髒字,而是因為那是實話,你越不想承認你就會覺得越難聽。


今天來說會計系以及會計人的出路

文章出來後有許多學弟妹或是朋友的小孩來詢問有關以後的路要怎麼規劃,我大概都是回說:不用考會計師更不需要念會計研究所,然後是你想要什麼。

會計師證照:這張現在每年會有500個人以上取得的證照真的沒什麼用,說難聽一點,只有你家長輩在你上榜那天會放鞭炮昭告親朋好友鄉里鄰居家裡出了一個會計師,然後你可以在臉書發感性心得文下面一堆同學留言“百家姓會” “太強了”“已跪”,除此之外,還真的無用。在事務所你職稱又不叫會計師,反而會遇到爛主管嗆你有證照了不起啊你不是有證照怎麼那麼蠢報告怎麼打那麼慢。

會計師證照只有你“當上”合夥人那年有用,在公司才會稱你叫會計師,好啦在台灣嚴格來說要升經協理有點用,為什麼說有點,因為幾年前根本沒有這個規定,很多經協裡甚至紅人也沒有證照。還有兩種情況有用,一種就是你要自己開一間事務所、另一種是台G電這種徵才時可能會規定要有證照。

說到這,你確定你要做會計做到死再來想證照,不然就是直接去四大再說,下面會再說明。
至於要考美國還是台灣會計師證照,老實說美國的聽起來比較厲害一點,事實上以短期來看,美國的也比較有用。如果很多大學同學自以為是嗆你現在都改IFRS了美國一點用都沒有,別聽他放屁,優點反而比較多,除了可以減免台灣會計師考試的科目外、不少外商公司會希望你有此張証照、四大稅務部好的職缺也會希望你有此張証照。誰說改IFRS就沒用啊,現在美國還是最大經濟體,改又不是全部要改,美國跟AICPA協會也不是白癡他們也會改以因應趨勢。

但真要看,這兩張我都覺得沒有必要。


會計研究所:先問你自己為什麼要讀研究所。如果你是為了考會計師,那這付出的代價非常高,兩年的青春(兩年的工作經驗社會經驗)+兩年的學費來換一張已經沒有太大價值的證照,這在國外是一件很蠢的事情,為什麼說很蠢,因為他們認為如果你無法邊工作邊準備那以後公司有大任務時憑什麼要信任你能做好呢?如果你是為了雪恥,免了吧,你考上公館貓空大學研究所後你就會發現,你只有上榜那一刻引起了有些同學的羨慕的眼光,以後誰管你哪間畢業的,這樣不是更空虛?更何況之前說過,此兩間大學不的優秀人才都會覺得直升商管研究所的根本是魯蛇。

用這兩年自助旅行還比較有價值,人生歷練完全不一樣,相信我,國外的大公司跟好學校也會這樣覺得。

學校教授(不是講師)會叫你考研究所會計師是因為教學評鑑,越多人上教學評鑑越好,尤其是私立學校教學評鑑尤其重要。講師叫你考是為了你好,講師覺得這條路比較保守。

很奇怪,大家都是同年紀的同學,只是大學聯考分數的差距導致學校不一樣,為什麼今天你的想法就不能跟公館貓空的一樣?還要去擠公館貓空覺得很沒用的研究所,難聽一點在他們眼裡你就是來洗學歷的。公館貓空優秀的學生想的是怎麼去國外好的研究所深造或是進入對自己未來有幫助的公司,美國優秀的學生是在想怎麼進入能創造自己的價值公司或創業或發揮影響力,而其他台灣的大學生想的是怎麼考上台灣的研究所考上會計師,自己在做決定時就已經低人一等了,為什麼要這樣呢?

很多人是因為自卑覺得自己不夠優秀所以要考上這些學校或證照來讓自己變得在別人眼中優秀,但之後才發現那些都是假象,留下的是空虛。不信你去問那些讀會計研究所的得到什麼,要麻回答不出來要麻硬著頭皮說我獨立思考跟分配時間能力變強我上台報告變得更好,老天爺啊,這些都是你大學四年要學習培養的好嗎!

還有很多大學生都有一個錯誤的觀念(即便是畢業後也是),總認為要有多專業要變得多厲害才能被大公司任用(記住一句話,公司要找的不是最厲害最強的人而是要找能跟他們一起工作最適合他們的人),導致很多人就想要考研究所考會計師再去上班,結果一進去沒多久就離職了。就像今天在戰場上,你已經有一把槍了還那邊說你要再帶一把火箭筒(會計師證照) 、你要再翻一下火箭筒使用說明書(會研所),結果一踏出去就被飛彈打死,火箭筒是連長(協理合夥人)在用得好嗎?你只需要一支槍就夠了!或是今天在運動場上教練叫你上場,你要教練或裁判等等,你要穿一下護膝的、戴一下護頭套、抓一下頭髮,除非你是MJ 、KOBE或LBJ等巨星啦,不然你也是等著被球隊裁掉,而你要是真的像MJ那麼厲害也更不需要這些東西不是嗎?誰說打職業聯盟一定要打過HBL,UBA,HVL,UVA 、誰說要拿下網球四大滿貫冠軍一定要先拿下青少年組的冠軍或參與四大滿貫青少年組的賽事 ,意思是一樣的。(熱血的HBL冠軍賽在3/4,5記得收看!)

長大後你會發現很多道理就跟在大學或是軍中或是其他地方一樣,只是範圍的大小而已,多問多聽的同時也要多想想。

事實上公館大學初中高級會計真的比較厲害嗎?沒有啊,人家期中期末考前才考一次小考,比得上貓空跟城中每週都考嗎。

貓空大學會計每週都考真的有比較厲害嗎?也沒有啊,很會考試不代表厲害啊!何況一直考試讓男同學根本認識不了同校未來的美麗主播,讓女生一直教不到心儀的男朋友(而且政大應該是最多同性伴侶的學校吧)。

公館跟貓空都有很厲害的教授他們都有出書誒,你是指林珍珍跟旺旺先輩的書嗎?那是他們的研究生寫的不是他們,而且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出書,而且人家書會紅是因為他們也曾經擔任了國家考試出題委員會,用這種方式賺錢不是這個年代的年輕人最鄙視的嗎?

城中大學聽說是四大合夥人最多的學校誒,你說那個走路不小心可能就跌倒在大馬路上像補習班的學校,人家一年有將近300個會計人畢業..........事務所才幾個合夥人啊。

那南部第一志願呢?你是說那個商學院只有會計系的車站後大學?北部知名的都沒用了,何必難為自己去南部呢?除非你熱愛南部的太陽跟美食,但拿兩年去享受實在有點浪費。

那中字輩的呢?一個在民熊田海中有夠偏僻名字還要改得跟資訊掛鉤,對啦去找電腦審計工作有用,但電腦審計工作沒屁用啊!一個在中部期中期末考卷是研究生出題的......你用wootxxk密語或小蜜蜂說不定還能遇到出題的研究生,只要你說找飯店時他不回trivago,那恭喜你你有機會拿到當年度書卷以後一定進四大。還有一個在桃園的我就不提了,會計並非他們的強項報氣象反而更好。

事實上,只要你進的了四大,什.麼.學.歷.一.點.都.不.重.要.,只要你在校表現不要太差太爛,你都能進四大,管你公立私立。一般來說如果要走商管北部會比南部好,如果你是科大或是野雞大學那可能就有點難度,但只要有心一定還是可以的。如果你在校成績不好那可能有點點難度,但不要怕啊很多人資或老闆反而更喜歡這種的。

就我的觀察,最矮所最愛收明星大學的,為什麼我就不說了,我只覺得有夠愚蠢 ; 基隆所最愛大學雙主修輔修、轉學生或是參加系隊的 ; 民生我不清楚但高層人渣最多倒是真的; 高樓層收人沒有一定跡象可循,倒是不少青椒跟公館工科的。

有人會有疑問那去美國念個會計研究所如何?這點我也不認為很好,美國商學研究所的目的性質比較實際,比如去念財務或管理就是有機會跟大公司的人接觸、去念法律除了有機會去大公司實習工作外就重要是想要取得該州的執業證照、去念會計大部分就只是為了考美國會計師,而美國會計師在台灣就可以學習並不需要花費光陰跟金錢去美國在念一個會計研究所,很多念完也都回台灣四大非常不值得,也有人拿了最矮所的獎學金去美國後在當地找到工作就不回來的,也是另種發展。


未來的出路

以前的年代,念大學的很少,進入四大的大學生更少,加上資訊非常不發達,所以四大待個幾年甚至不用一年出去找工作,都是很歡迎。

現在這個年代,大家都是大學生,大家大多進過四大啦,公司會計部都麻有待過四大的,資訊如此發達我也知道你四大在幹嘛我不懂得我上網查或打通電話就會了,你去找工作還會遇到面試者還會問你,請問你除了會編修財報外還會什麼?我們這邊不用編財報稅報誒。鴻X會計部的頭還沒進過四大,很多知名企業的高層也沒進過四大。

四大很多待了5年的找不到什麼好工作,也有不少只待一年兩年找到很好的工作,所以,不要再聽信什麼四大待個幾年可以去業界當主管當CFO了,這種東西還真有人相信可以帶公式算出來啊,四大N年=企業CFO,數字都可以造假了這種事你如果信我也是服了。

出路關於在四大審計待到死這裡就不說了,關於這個#靠北會計師3017 有大概提過台灣四大審計部與顧問部。今天補充台灣四大稅務部和本土與外商組差別,稅務部是一個政商名流小孩比審計顧問多的部門,因為台灣老闆就愛節省成本與逃稅,所以自然把小孩送來更好。

當然稅務學得夠精變成強大的專業是很好用的一門武器,譬如說今天郭董要在成都設廠,有辦法能夠幫他省下大筆的稅務與成本,那會是很大的功勞。

但是稅務要學的精就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與很多的經驗,大體來說至少要十年。而且稅務部有分成不少,有公司稅,家族企業&行政救濟稅,兩岸稅,國際稅,移轉訂價等等,只要不是那種去一般公司翻憑證的那還算可行,不然稅務部的加薪也是很悲劇而且以後很難找工作,忙季也沒有想像的輕鬆,淡季還會被派去審計部支援。

至於審計部本土傳產組就是查鴻X台G電這種的,這我不多作說明。

比較引起大學生好奇的應該是外商組,因為外商兩個字有股魔力,覺得進入外商組的英文好像就很好或英文會變強甚至以後出路很好可以進外商。事實上並沒有,什麼是外商?外資在台的企業,你覺得Lv、Gucci在台灣會是什麼部門?百貨設櫃賣包包啊,根本就不用管先進先出還是後進先出法的啦(基本就是先進先出),包包來了就是賣完認列收入,對,就是單純到不行的買賣業,成本計算簡單到不行。不要妄想你會接觸到LV的什麼部門或學到什麼公司架構,你只要把在台灣這個買賣業的數字弄好送給美國美國自己會去弄合併的事情。然後外商在台的員工或高層都是國外派來的或是轉調回台灣的,輪的到你台灣四大嗎?別傻了孩子,重點不是什麼組而是台灣四大。很多外商公司的高層也很看不起台灣四大,因為人家是從歐美四大回來的。然後英文也不用很強(甚至可以不怎麼樣)或會變很強(其實一點進步都沒有),去問就知道,不想說了。

還有人以為進外商組比較輕鬆,沒有這種事,輕不輕鬆看你待的組賺不賺錢或老闆人好不好,跟本土外商無關,時間久了本土學到的東西確實比外商多倒是真的。但外商一般員工旅遊的地方比較好,補助可能多一點。

四大裡頭的部門大概就這樣,或是你對typing部門(打報告部門)或是人力資源部門你進去後也是可以朝這些地方走。

如果真的對會計那麼有興趣也不一定要當到合夥人,去中小型當合夥人也有個一兩百萬,通常一般中小型事務所不一定有小孩可以接棒,就會尋找外面其他人,或是你也可以自己開一間,只是現在四大都跟中小型搶case了所以競爭又更激烈。

四大待過後除了可以去一般公司的財務部、會計部、成本課外,還有營運規劃、ERP專案管理或證券公司之類的工作可以找。當然也可以去考民營的X電X水X啤或是加入王X慶的集團,薪水一般來說都不錯尤其是後者,外派東南亞大概有兩百萬,這些都是一般台灣四大後的出路。



以下沒興趣的可以不用看

更理想出路是投銀、VC/PE等工作,難度巨大尤其後者,得到的報酬也是非常可觀(大概做個五年等於在四大做30年以上),在國外有些四大背景的會進入投資銀行,更厲害的會去VC/PE,有興趣的可以上網查看看這兩個都在做些什麼,重點是你英文要好。

而這兩種工作並不像外界想像的要多專業才能進入,你如果不去探尋機會,不管你多專業擁有多少張証照都是拿不到機會的。

這種工作最重要的是Networking,你要常常出現在那種場合找人聊天建立關係,請認清楚不是拍馬屁,通常主管或合夥人會在跟你交談的過程中去分析你這個人,分析你問問題的深度do you present yourself well?、你對某議題的看法are you a quick thinker?、do you have insights and the ability to think independently?、了解你的personality是否符合公司的文化how do you interact with various people in various social settings 、你事後寄感謝信的用字遣詞how serious are you about doing investment banking? 、你是否能夠一周工作100小時,我能否跟你加班或應酬到凌晨3點would I consider going out for a beer with you? 、你是否是個有趣會說故事的人how confident are you? ........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不是你認為只要我專業只要有證照就會被僱用就會變有錢。

記住,it really isn't about what you did before or after school. 我見過許多以前是運動員演員或是傳教士軍人進入這行的,只是看得懂財務報表的人有一點點的優勢,重點是你清楚自己要什麼然後往那方面努力。

這邊大概提一下投銀在香港與紐約的差別,香港離你家鄉近一點吃得也比較習慣,在香港稅最多16%,紐約零零總總相加可能高達40%,所以即便紐約薪水可能好一點但在香港能支配的所得會比較多,在香港的新人能接觸的業務會比較多工作也比較繁重,紐約或倫敦來說架構成熟,一般來說會比較小心地讓新人去接觸客戶。香港加班比紐約嚴重,香港的業務主要由equity raising發起,更多的是IPO 、 follow-on,比較無聊。紐約與倫敦有更多的M&A交易,交易結構更複雜比較有趣,需要的與學到的技術就更多,得到的hard-core會更多更好。基本上來說,如果你長期看好中國市場,整體香港是不錯的選擇。

那如果今天在台灣四大沒這種案例成功過要怎麼樣才能進入這種領域呢?

一、想辦法到對岸(不是指外派)或香港的四大或是金融圈發展,然後再去參加各種活動,這個難度會高一點實行起來比較麻煩。

二、工作幾年後出國念個好學校的商學院這邊指MBA(台灣hell no!),相較這個算是容易一點的,但之後的發展視個人而定,這條路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畢業後可以找很多類的工作,管顧(MBB)、科技業(Apple Amozon Google)、一般企業管理或供應鏈管理(漢堡王麥當勞賓士Nike)、精品業(LV Gucci)或是新創公司甚至非盈利組織,薪水也都很可觀,起薪大概比台灣四大做到合夥人多或一樣。而且也不一定要去歐美,志在香港或新加波發展的也能去香港或新加波進修,便宜許多。

第二點要特別注意的是,一般人會以為掛著四大的名字會很好申請學校,事實上還好,因為你是審計部的又是台灣的四大。

為什麼呢,因為國外的學校都知道審計工作內容,就是時間到了應付政府規定生出財報的,加上一層不變的工作模式,這種沒有多大價值的他們並不認為你以後可以成功,但因為接觸的公司多且大所以還是會錄取幾個四大純審計的,而且因為對岸的審計部也是很累,所以大家都會去申請學校,導致競爭又更激烈。譬如說學校今天只想錄取10個四大審計員丟履歷的審計背景的卻有1千個,而雖然學校只要錄取2個醫生但只有5個醫生投履歷,競爭差別可想而知。

事實上,Stanford商學院一年大概錄取兩三個四大審計部的而且都是黑人,非洲女黑人最好。(因為可以增加國際學生的比例跟女生的比例),當然學校會跟你說我們都沒有設限,但審計可以拿出來說的成就真的沒多少或是你要跟其他審計員差異化的方式沒多少,大家都知道審計員在幹嘛你也不用唬爛,所以很難吸引學校的注意。

所以最好要有四大審計以外的工作經驗,這樣比較能突破重圍申請成功。

還有可以去念歐美的財務工程這類的研究所,一樣也可以進入投銀的領域,只是Title會比上面的小,但工作經驗不大需要,大概有個好的實習經驗就能去嘗試看看,有些人以後會選擇回頭念個MBA以方便未來晉升或轉網更好地發展,但也有很多後來在華爾街或金融圈變成非常成功的,事實上高盛摩根美林這些公司的高層很多都只有大學學歷或沒有MBA學位的。

這裡還要糾正一點,出國唸書是有錢人的權利這句話,錯,大錯特錯。確實很多有錢人會把小孩送出國唸書,但更多的是你看不到的一般家庭的小孩甚至是窮小孩(我們倆出身農家,什麼都靠自己,大學學費與留學都是貸款),真正的好學校不會因為你窮不來念就買單,你再窮只要你是他們想要的人錄取的人,他一定會想辦法讓你來念,不管是給你獎學金或是讓你貸款(不用保證人這類的),實際上Harvard、Stanford每年光是有收到獎學金的學生就可以佔50%以上,你說你窮那難民非洲人印度人怎麼辦。

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去找這些學校商學院的財報,每年幾乎都是虧損,但為什麼還要辦呢?因為學校比你自己還希望你能成功,你成功代表他們的成功,想想你要是成為了下一個賈伯斯或是華爾街的富豪是多麼有價值的廣告,甚至能得到你回饋學校的捐贈。

有興趣的也可以去看這些學校的就業報告,就會知道台灣的商管研究所真的很爛了又沒價值。


最後,人生不是只有審計部,還有很多很多部門與工作可以去嘗試可以成功,沒有會計師證照也可以當市長選總統啊。我身邊有四大人因為對藝術有興趣出國進修後在類似馬小酒女兒曾經工作的公司工作,也因為他會一點會計讓老闆更欣賞他讓會計部的美國大媽跑去問他問題。我也看過後來轉往石油去阿拉伯發展的怪才,之後被中南美洲的公司挖角並且受當地女生歡迎享豔福,而且收入比在華爾街還高。

大學期間什麼都被當沒關係,英文好什麼機會都有,尤其是經驗不多的人。練好你的獨立思考與思辨能力練好你的外文能力,好好規劃確實執行,成功永遠不嫌晚,人生沒有一定的公式,不要再被會計束縛了。

謝謝大家的捧場,
避免有人冒用名字亂發文(當然發文前也找好證人證明此文作者是誰並留下證據),先預告之後如果沒有要回答問題或有趣的要分享那麼下一篇主題就是“復仇”,那可能就是很久以後了,到時候可能連爆料公社也會跟著po吧至於記者也是可以準備好,君子報仇十年真的不晚,路遙才知馬力。

投稿日期: 2017年2月27日 16:54 CST


#靠北會計師3111 會計的出路


2 則留言: